【報導者】失去城市記憶的花蓮香榭大道

花蓮經典文學家王楨和的作品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才剛在台視播出,我們還能在文學作品中窺見溝仔尾昔日。

真實的溝仔尾上映的是移橋、填溪、暪天舖路


報導者

失去城市記憶的花蓮香榭大道
文  游婉琪(特約記者)攝影 林靜怡(特約) 徐歷權2017/4/19
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hualien-champs-elysees

河流孕育了城市,日治時期的紅毛溪、如今居民口中的溝仔尾,就像是花蓮市老街區的母親之河。隨著商業行為蓬勃發展,寸土寸金誘使人們把溝仔尾以水泥加蓋,花蓮縣政府更打算將此地打造成全長約1.4公里的「日出香榭大道」,鋪上要價3億元的花崗石,規劃行人徒步區,地方人士憂心,此舉不僅葬送了城市了記憶,缺乏民意基礎的工程建設,將成為市區交通阻塞夢魘。

20170419134709-fb85387c682146082afa80134a88a1d8-desktop

台灣文學家王禎和在作品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中,曾以溝仔尾早年茶室酒家盛況為背景創作,描述飄洋過海投身越戰的美國大兵,利用休假時間到台灣買春,花蓮地方政商人士為了賺取白花花的美金,利用教會成立「吧女英文速成班」,培訓出吸引美軍上門消費的酒吧女。

小說家王禎和筆下的市民風貌

小說故事是虛構的,但溝仔尾早年因風月場所密集,帶起周邊賣唱歌舞女子、賣藥江湖郎中聚集,民生百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,小吃攤、西服店、戲院、撞球間等娛樂場所,萬般皆是真真切切地曾在此地留下蹤影。
春日下午,地方文史工作者、O’rip生活旅人工作室負責人黃啟瑞──邊細數溝仔尾流金歲月,一邊帶領著民眾漫步於溝仔尾巷弄間,還原早年常民生活樣貌。

 

20170419140704-b0fec6929df2437dc74d9b263a26ef24-desktop花蓮最後一個茶室在溝仔尾。(攝影/林靜怡)

「溝仔尾的身世,就像是花蓮這座城市的身世」,導覽才剛開始,黃啟瑞已先替溝仔尾歷史地位下了註解。日治時期以前,溝仔尾尚未出現在地圖上。直到花蓮港開通,並成為東部貨運樞紐。沿著花蓮港將貨物運送往返花東縱谷奇萊平原的鐵路,慢慢帶起了周邊發展。 然而中央山脈的地下水沿著奇萊平原往低窪流,讓花蓮市一帶遍佈著湧泉與沼澤,日人為了開發,在如今自由街一帶挖了條大排水溝,也就是後來的居民口中「溝仔」。
每當說起這段歷史,黃啟瑞忍不住替溝仔尾惋惜,類似的人造河流如京都白川、高瀨川,都還有個正式的名字,周邊盡是文化景觀,溝仔尾卻只有口語相傳留下來的稱呼,甚至還可能變成複製歐洲風情的「香榭大道」。
黃啟瑞表示,日治時期的溝仔尾,兩岸曾經種滿著柳樹、蜻蜓成群飛舞。前身是朝日公學校的花蓮市明義國小,小學生放學後會在溪裡頭摸蛤仔、抓泥鰍,甚至還一度可以在溪上划船。過去溝仔尾街區房屋大多是日式木屋結構,一旦不慎發生火災,火勢往往蔓延上百棟,這時溝仔尾的水源,就成了最大滅火功臣。 自幼與太太兩人都在溝仔尾長大的花蓮市主計里長張憲聰,形容自己是「眼看著它起高樓、又眼看著它倒下」。

20170419142820-8b67a77d73c9138015fd51adb68c9b24-desktop
溝仔尾街道。(攝影/林靜怡)

張憲聰回憶,民國40年代,溝仔尾被政府列為合法管理風化區,用來滿足撤退來台的榮民生理需求。不久後又成立了軍中樂園,讓溝仔尾名聲開始大鳴大放。太太家中經營便是赫赫有名的東南茶室,白天太太在駕訓班當汽車教練,晚上回家後還得協助家中管帳。

張憲聰表示,當時因為租金低廉、生活機能豐富、工作機會多,來自台灣各地的移民,總習慣選擇以溝仔尾當成第一個落腳處,讓溝仔尾集結了全台各地風俗民情。如祭祀中心五府千歲廟,便是一名從台南來此地經商的人家所興建。早年花蓮夜間娛樂選擇少,溝仔尾就像是不夜城般,從早熱鬧到晚。
民國40年花蓮發生大地震,地方政府為籌措賑災基金,核准花蓮縣商會在自由、明義街間水溝上,建造74間店面兼住家之二層樓木屋出售。民國66年,溝仔尾又成為了41戶火災受難戶收容所,讓溝仔尾一度孕育著許多「溝上人家」。
直到民國94年,花蓮市公所在考察韓國清溪川後,決定仿效首爾在城市裡打造水岸廊道,拆除溝上人家,重新整頓溝仔尾。居民因擁有地上物的產權,群起抗議拆遷卻仍未果,最後只能黯然離去。加上北迴鐵路通車後,花蓮火車站搬遷,溝仔尾風華迅速凋零。

傅崐萁獨鍾「硬體大建設」 1400公尺造價6億多

縣長傅崐萁上任後,高舉著將花蓮打造成「台灣東大門」建設大旗,自然也不會錯過溝仔尾一帶。原本座落在溝上二座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福住橋與福住橋二號橋,才剛被列為縣定古蹟不到半年,就遭縣府以「程序不完備」為理由撤銷。於是怪手再度駛進溝仔尾,不顧地方人士反對,強行將福住橋支解成碎片。
一名長年擔任花蓮縣都市計畫委員的人士透露,打從前縣長謝深山時期,花蓮縣政府針對溝仔尾區域做過舊都心整體規劃、洄瀾雙心規劃、老街再生計畫等三份報告,不同專家學者團隊歸納出來的結果,都認為應該將溝仔開蓋後重新整治,打造成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老街區。
然而該名人士批評,現任縣長傅崐萁卻絲毫不管專家學者建議,眼中只有個人利益,讓龐大的工程經費在背後作祟,執意將此地規劃成香榭大道。「一座進步的城市裡頭,藍帶與綠帶作為重要,溝仔尾明明可以作為滋養花蓮市的藍帶,縣府卻非要採取倒退30年的作法」。
根據花蓮縣政府提出規劃,香榭大道將從林森路延伸至南濱路,總長約1400公尺,全區為人行徒步區。其中最引人詬病的是用來鋪設地面的花崗石,縣府比照東大門夜市,選用中國泉州白花崗石、印度黑花崗石,讓光是鋪路的經費就高達3.8億元,總工程經費6.37億元。
由於工程規劃由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支應75%經費、交通部負擔15%,花蓮縣政府自從103年向行政院提案後,因道路花費龐大引發質疑,如今已經遭到中央退件6次。但縣府依然不死心,改以自籌款3億元送入議會,引來議員莊枝財痛批縣府此舉是希望讓自籌款先通過,來逼迫中央就範,編列剩下的3億多元。
里長張憲聰用「又愛又恨」四個字,道盡了地方居民對於香榭大道工程的想法。他表示,隨著商圈沒落,老一輩居民自然希望能夠重新找回溝仔尾盛景。然而縣府在規劃香榭大道時,卻沒有與地方充分溝通,規劃出不准車輛進出的行人徒步區。
張憲聰直言,花蓮目前除了假日,平常外來觀光客不多,地方人口也不足,不像台北西門町,沒必要將溝仔尾打造成形成徒步區,假如說縣府的用意是希望讓香榭大道作為前瞻性工程,「那未免也走的太前面了吧!」
張憲聰表示,溝仔尾一帶有專屬溝仔尾自己的味道,確實有潛力打造成特色街區,但香榭大道只會讓兩旁商家賺錢,卻把交通不便、髒亂吵雜留給周邊居民,難以取得多數民眾的認同。
三代以來都在溝仔尾開店的居民表示,香榭大道明義街路段上白天跟傍晚有接送小學生上下學的車輛、還有佛寺參拜的老人家、台電進出的員工、文創園區的旅客,難以想像之後封街禁止車輛進出後造成影響。加上花蓮市區停車位不多,明義街上的停車格是最好的選擇,希望能夠保留原地規劃。
即使觀光建設帶來了人潮,地方商家也憂心,生意一好房東店租跟著漲,當租金漲到無法收支平衡的時後,只能被迫離開溝仔尾。部分商家也懷疑,縣府將香榭大道停車格劃置在徒步約需20分鐘遠處,缺乏妥善停車配套的香榭大道,真能吸引遊客願意走遠路徒步前往?
從小居住在自由街的陳姓住戶,拿著居民自發籌組團體「自由溝仔尾」夾報頁,逐項指出香榭大道缺失。他表示,花蓮市大條的橫向道路本來就不多,扣除溝仔尾自由街明義街後,只剩下中山路跟和平路,屆時勢必造成花蓮市區交通大打結。
他無奈指出,縣府一邊說蘇花改通車後,大量湧入的觀光人潮,需要靠拓寬縣道193來分流,但在人口商家密集、遊客停留過夜的花蓮市區,卻反其道而行,改以封街不讓車輛進出。等於是切斷花蓮市交通主動脈,外圍拓寬再多道路也無用。
溝仔尾居民、花蓮市前民意代表蔡烈旗也表示,溝仔尾一帶住戶大多年邁,房屋也多半年久失修,縣府在規劃時應考量當地老一輩居民難以久行,加上花蓮縣內大眾運輸並不發達,需要代步工具輔佐。或是一旦房屋需要整修,工程車輛無法進出該如何因應?
他批評,明明花蓮本身就特產大理石,縣府卻只有圖利特定廠商。與其花3億多元採購國外的花崗石,不如直接把經費換成百元鈔鋪滿地面,再以透明強化玻璃固定,讓外人看看香榭大道是如何用重金砸出來的奇觀。
對於外界質疑,縣府發出聲明稿反駁,台灣公共建設三年一小修、五年一大修成為普遍的陋習,讓國家預算永無限制的耗費;反觀葡萄牙、義大利、西班牙、希臘與愛爾蘭等歐洲五國經由在地千年前遺留的教堂、城堡及歷史建築等文化遺跡,吸引平均每年3、4千萬的觀光人潮,台灣也應該思考如何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公共建築。
縣府聲明強調:「花崗石材具高抗壓強度、耐磨、使用年限長,一般花崗石鋪面厚度僅1公分、高壓混凝土磚厚度約3至6公分,日出大道地磚厚度達10公分,所引領的百年經典公共建築永續經營新思維卻非透過數字可估算,無價。」
蔡姓居民指著住家客廳內的窗框無奈表示,先前溝仔尾加蓋後,讓道路比屋內還高,每逢颱風下雨,汙水勢必淹進屋內,只好花錢把地板鋪高,房子也跟著變矮。如今若還要鋪上厚度達10公分的花崗岩,不知道房子一樓還剩下多少空間可以活動。
為了審查香榭大道開發案,交通部觀光局20日將派員到溝仔尾現勘,花蓮縣議會也於翌日召開公聽會,盼縣府能夠傾聽民意,還給當地居民一條專屬花蓮特色的溝仔尾。

溝仔尾的精采故事《玫瑰玫瑰我愛妳》戲劇重現

溝仔尾的精采故事
董斯文老師要上場了
王禎和經典小說 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 戲劇重現


4/13(四)晚上八點
作家事fb與台視「閱讀時光二」合作訪談直播

4/16(日)電視劇,台視播出

跟著o’rip走訪溝仔尾的朋友,可能有少數人曾聽我們提及《玫瑰玫瑰我愛妳》的小說劇情裡,從頭貫徹到尾的主角—吧女英文補習班的張羅者—董斯文老師可能真有其本,推測王禎和書寫落筆前,先做過一番田野考據。

其實不只教英文,還教交際舞,4/16晚上八點,打開台視,看看花蓮經典文學家作品改編,花蓮溝仔尾的故事。


由辛辣到歡脫,由嘲諷到悲憫, 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 一次成功變貌的經典詮釋, 一幅「痛並快樂著」的台灣浮世繪
http://life.tw/?app=view&no=584151

1491628683-2927959697_n.jpg

向婚姻平權說 [ Yes, I do. ]

[Yes, I do.]

「沒有人應該為了自己是誰、自己所愛的人是誰、或自己表達性別的方式為何,而經歷歧視或暴力。」──《臺灣同性婚姻法案》研究報告

人生而平等,不應該因為種族、性別、社會地位、自身立場等等而受到不平的待遇,萬物都應享有真正公平的對待,接受彼此的異同,溫暖的與社會相處。期盼我們的一步步,慢慢地走向這樣的未來。

向婚姻平權說 Yes, I do.
世界行動舉手牌在o’rip也可以拿到唷!

17862617_1402272893128838_729741039352941255_n.jpg

《花蓮公民站出來》加入連署,發出聲音,花蓮的未來我們做主

漠視再不出聲,恐怕是阻止這齣荒謬劇的最後機會。大家一起一起,才有力量。

【連署還需要大家的力量】
2014年溝仔尾地區為了興建停車場河水被打開,紅毛溪短暫的出現在大家的眼前,orip開始用城市散步的方式,帶旅人認識花蓮街區,這一段花連最早開發的街區,傳統的生活模式依然存在,街頭巷尾的故事依舊精彩,新移住的年輕力量,發出更多在地生活的聲音。

我們今天並不反對花蓮的未來需要建設,但是我們並不希望花蓮的未來是隨便的規劃。如果您也期望有一個整體規劃的城市,加入我們的連署,讓政府知道,我們的聲音是什麼、花蓮人需要的是什麼,讓我們花蓮的未來掌握回公民的手上。

<自由溝仔尾,公民連署站出來>
https://goo.gl/YpguKV
<自由溝仔尾>臉書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ojway970/…

 


17505238_711143485734481_3579962423671320591_o.jpg

《花蓮公民站出來》

加入連署,發出聲音,花蓮的未來我們做主:https://goo.gl/YpguKV

今年一月十六日,花蓮縣政府在明義國小舉辦了第一次的「花蓮市日出香榭大道整體景觀工程」說明會,現場聚集了許多關心這個議題的公民,以及在地的居民們。然而,整場說明會令我們瞠目結舌,我們感到沮喪、甚至感到被欺騙。

  三年前,我們將溝仔尾加蓋,因為縣政府許諾我們一個美好的花蓮市未來藍圖;然而,三年後,縣政府卻要求我們失去更多--為了經濟、為了觀光,花蓮人還要失去多少?

Q:您知道,將來的自由街將會沒辦法停車嗎?
→日出香榭大道完成後,整條自由街將會變成人行徒步區,若是需要停車,縣政府規劃「南濱公園」對面設立停車場,再步行至市區。

Q:您知道,市區道路限制開放嗎?
→如同圖中所示,廣東街、成功街、南京街、上海街、節約街等道路將會禁止汽車通行,未來花蓮市不論是逛街或者接送孩子上下學,我們都要比以往花上數倍的時間在步行,或塞車、或繞道上。

Q:您知道,淹水的問題仍沒解決嗎?
→過去縣政府告訴我們,溝仔尾填平可以降低淹水機會,但是新的日出香榭大道沒有通盤的排水建設,並且未考量將來全球氣候變遷及海平面提升的狀況下,被填平的自由街大排(溝仔尾)如何發揮原有功能。

Q:您知道,我們花三億做地板嗎?
→縣政府強硬的要求,花三億製作如東大門夜市般下雨容易濕滑,且一點都不美觀的人行道地板。這類地板無助於排水,更無美感可言,甚至安全性也堪虞。我們要浪費三億你我的稅金,在一個失敗的規劃上面嗎?

我們今天並不反對花蓮的未來需要建設,但是我們並不希望花蓮的未來是隨便的規劃。如果您也期望有一個整體規劃的城市,加入我們的連署,讓政府知道,我們的聲音是什麼、花蓮人需要的是什麼,讓我們花蓮的未來掌握回公民的手上。

 

粉專推薦《 HUA!屹奇萊 》一起來花蓮

《 HUA!屹奇萊 》一起來花蓮

「你好,我們想要幫花蓮做設計」
2016年,花蓮市公所接到了這樣的訊息
原來,是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的學生們,選定了花蓮作為畢業的設計,提案要行銷他們喜歡的花蓮

後來,他們來到花蓮,短暫三次的時間認識、採訪、整理
終於在上週的畢業展中,設定了三個主題花田食趣、循古遊今、藝手私藏,想讓花蓮以外的人們認識花蓮

他們就是花蓮以外的人們,
透過他們的視角來書寫紀錄花蓮,是值得鼓勵的。
歡迎大家給予鼓勵呀,到學生們的粉絲專頁按讚喔!

《 HUA!屹奇萊 》
:唐悅綾 / 黃稚津 / 蔡家寧 / 蕭榆婷 / 吳忠玹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屹奇萊,奇萊是花蓮的舊稱,也有著和遊客一起來的意思。
我們將最真實的體驗編輯成這套花蓮輕旅行工具書,
分享路途上遇見的人事物。
內容分為小農美食、廟宇古蹟、藝文設計,
藉由這三種不同主題,帶領讀者深入花蓮。
我們使用了原子夾及單頁組裝的形式,
讓使用者能夠挑選想看的頁面隨意組裝,
更加實踐兼具實用及自由的設計。
粉專連結 🔜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ualienPenseek/

17457940_429950030674614_3656606986058421962_n.png

花蓮市公所舉辦:花蓮公民學苑─性/別對談室

今天和大家介紹花蓮市公所舉辦的一系列性別議題講座,首發3/25『「性」的解析—演化生物學裡的生殖論述』由顏聖紘(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)主講,帶著大家藉由生物方面的論述,了解自然界中的性,和現在社會對性的解析。

性別議題轟轟烈烈的持續被討論著,沒有誰對誰錯,只是需要互相好好了解,並且真正內化成思考的方式,才能讓這個有些失衡的社會,緩緩的,慢慢的,走向真正無歧視的狀態。不只是性別,也許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人與土地之間,族群之間,地球上的生活之間。

呀!期許,我們未來生活,能夠走向實質平等和包容的樣子!

一起來聽講座吧!

「性」的解析—演化生物學裡的生殖論述
時間:3月25日(週六)上午十點至十二點
地點: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(花蓮市中美路81號)
報名網址:https://goo.gl/forms/4agj2zhfFk31LRIp2

 

1489677205.jpg

http://culture-tourism.hualien.gov.tw/lecture_dt.php?id=3


講座緣起:

花蓮市公所獲文化部補助辦理106年度公民學苑計畫,以系列講座推廣當代重要人文議題,欲透過公共討論,提升花蓮市市民社會(civil society)之涵養。

本年度公民學苑以性別平權及環境友善為倡議核心,三至五月首先舉辦8場性別主題講座。前兩場分別由自然與文化角度對照參看:第一場從生物學探索各種生物體的雌雄區辨、繁衍機制、社會分工,摸索有關性別的「自然」實相,進而辯證人類社會多元性別實踐的自然觀。第二場則爬梳人類學民族誌,翻看人類社會中性別角色分類與分工的歧異,我們將討論是否性別僅僅是一種制度上的安排?得否應時調整?

第二部分剖析媒體與文化建構的議題:藝術史上眾多作品,如何呈現性別關係?身體於當代藝術作為一項重要題材/體裁,與性別自覺有何呼應?好萊塢電影又如何建構「健康」的兩性觀,並創造我們如飢似渴的愛情需求、樹立愛情的典範。解構是為了理解如何建構,及為何建構,期待課程啟發市民在理性、自主的意識中形塑合宜的性別觀。

在家庭課題,則談到家庭中如何面對性別認同差異者、家庭中的性別教育與性教育,以及牽涉性別、婚姻、國族、階級等複雜變項的新移民母職議題。末了我們回歸社會實踐,瞭解性別人權的發展與範疇,性別作為一種社會運動為我們帶來哪些進益?

我們期許市民透過本期公民學苑,能初步認識當代性別研究的成績。在此之上,建立相互理解、尊重的價值觀。讓花蓮市不只是各種族群友愛並生的城市,更是可以讓多元價值共存共榮的文明城市。

 

講座資訊:

1.「性」的解析—演化生物學裡的生殖論述

講師:顏聖紘(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)
時間:3月25日(週六)上午十點至十二點
地點: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(花蓮市中美路81號)
報名網址:
https://goo.gl/forms/4agj2zhfFk31LRIp2   (本場次已額滿)

 

2.性別作為一種制度安排:人類學民族誌裡的性別多樣性

講師:林文玲(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)
時間:4月9日(週日)下午兩點至四點
地點:孩好書屋(花蓮市民權路37-1號1樓,多羅滿賞鯨公司旁巷內)
報名網址:
https://goo.gl/forms/dscnHekpyTmDO9Ir1 (本場次已額滿)

 

3.觀看身體─藝術史中的性/別政治

講師:陳明惠(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)
時間:4月16日(週日)下午兩點至四點
地點:璞石咖啡館(花蓮市明禮路8號)
報名網址:
https://goo.gl/forms/7jhj6ydA2Hdozb0s1
問卷:https://goo.gl/forms/SlBusj0lY2AT7TUW2

 

4.媒體與性/別再現

講師:王君琦(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)
時間:4月22日(週六)晚上七點至九點
地點:自食齊力(花蓮市中華路269號)
報名網址:
https://goo.gl/forms/YvjmmxhybTfa88t92 (本場次已額滿)

 

5.慢下來理解差異,其實愛都相同

講師:呂欣潔(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資深研究員)
時間:4月29日(週六)晚上七點至九點
地點:好書室民宿(花蓮市林政街33巷23號)
報名網址:
https://goo.gl/forms/9HTfgJxbCAxfTLcs2

 

6.家長可以這樣教:性教育與性別教育

講師:李雪菱(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)
時間:5月6日(週六)早上十點至十二點
地點:孩好書屋(花蓮市民權路37-1號1樓,多羅滿賞鯨公司旁巷內)
報名網址:
https://goo.gl/forms/HjEYMzKhmEE9iSqm1

7.性別x婚姻x國族x階級:新移民女性母職的困境

講師:張明慧(南洋台灣姊妹會發起人暨理事)
時間:5月15日(週ㄧ)晚上七點至九點
地點:糧晨吉食(花蓮市林森路201巷26號)
報名網址:
https://goo.gl/forms/CYcfBR0JOA1yVNcf2

 

8.性/別人權,一個不斷開展的領域

講師:王蘋(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)
時間:5月20日(週六)下午兩點至四點
地點:聲子藝棧(花蓮市博愛街199號)
報名網址:
https://goo.gl/forms/XQ5r3hcgrlRqvTdw2

主題書展:

配合本期公民學苑主題,特與孩好書屋洽談辦理性別主題書展─「愛的多元樣貌與延伸」,凡參加本系列性別講座達3場以上者,持手冊內頁集章證明,於書展期間可至孩好書屋選取一本書(限價格350元以內者),由花蓮市公所贈送。看見不同形式的愛,學習如何去愛,尊重別人所愛及其所延伸的關係,是本次性別書展希望傳遞的核心價值。
書展期間自3月25日起至5月31日止,詳見FB「孩好書屋」粉絲頁。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oodforkid2016/

講座手冊索取地點:

花蓮市公所、洄瀾人文館、大陳故事館、洄瀾文創漫畫教室、市圖兒童分館、市圖樂齡館、孩好書屋、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、璞石咖啡館、自食齊力●法采時光、好書室民宿、糧晨吉食、聲子藝棧、O’rip 生活旅人、花蓮日日x繭裹子、Choco Choco、珈琲花、木沐、浮室 soave plan、半寓咖啡、KŌHI 宅、河畔28館、花蓮文創園區、松園別館、時光二手書店、時光1939、舊書舖子、小一點洋行、黑鯨咖啡、英倫紳士髮廊、花蓮後山手工冰淇淋、安娜咖啡、洄瀾窩、承億文旅、彩虹魚烘焙教室、野花 Cafe Anthesis、La Le Caf’e、美好花生、好想生活本舖、彩韻沖印、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(文復路6號)、石雕博物館、洄瀾親子館、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、國立東華大學。

o’rip 開春首場《魚鬆收到沒》、〈邱月雲小姐〉新書音樂見面會

生命中愛的傳遞。

一直很喜歡蘆葦的音樂創作,以及蘆葦的媽媽慧君姐在文字中流動的情感,那樣的有畫面,有著生活的況味。
她寫著成功小鎮,魚村海味活脫脫呈現在眼前,讓人想立即飛奔去感受那氣息。
她在父母往來的情書裡,孕育製作成了音樂CD〈邱月雲小姐〉,及《魚鬆收到沒》由新銳音樂創作者盧葦作曲、編曲,盧葦在書信中創作出祖父母的戀愛記事,家族情感隨著悠揚的音樂一樁樁浮現。
還有盧葦更為從小生長的台11線創作出了〈卡片教堂的鐘聲〉,沿著台11線旅行,化成一首又一首的樂音,比西里岸、卡片教堂、小豐田村,還有葛玉霞修女,修女帽隨風輕揚,像極了風中的白蝴蝶。
很驚喜的是,目前仍在奧地利學習音樂的盧葦,在短短的假期中,特別抽出了時間,今天下午兩點會在o’rip有音樂及新書見面會,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這場生命中愛的傳遞。這是一個超級行動派的答應與安排,沒有太舒服的座位,卻會有最動人的分享。

時間:2月1日(今天下午2點)
地點:o’rip生活旅人,花蓮市節約街27號

16299395_1465860900093303_8818814228570913304_n.jpg

 

– –
文/黃啟瑞

東海岸的宜灣部落,有一座遠近馳名的卡片教堂。

之前聽過這座教堂的興建典故,原來距今五十餘年前的一場颱風,吹毀了部落原來的茅草屋教堂,居民商量重建過程,剛好有人拿來一張印有美麗教堂風景的卡片,那時村裡的年輕人,幾乎每人或多或少身懷板模經驗,在未畫設計圖情況下,教堂立面樣子蓋好了,偏偏卡片上看不到教堂後面細節,自然無人知道怎收尾。

多年後蕭青陽蕭大俠,設計了一張美麗專輯,拿下該年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,這張〈卡片教堂的鐘聲〉的設計巧思,讓宜灣卡片教堂的故事重新回到紙卡上,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蘆葦以及蘆葦的創作專輯,旋即訝異並驚艷這麼動人的旋律,竟然譜自當時只有15歲的蘆葦腦海。

16300349_1465861183426608_6209749951675490608_o.jpg

之後是我的兄弟好友,著手〈小湊戀歌〉的專輯文案撰寫,據說這次設計將委由聶永真操刀。當新專輯上市入手,迫不及待拆開包裝,這時已經非常好奇擔綱專輯的製作人是誰,赫然上頭寫著「蘆葦的媽媽」。

於是除了蘆葦,多知道幕後是蘆葦的媽媽,心裡不禁嘀咕想:蘆葦的媽媽好偉大,抹去自己的名字,就為了成就擁有音樂天賦的女兒。那次我聽的是黑膠唱片版,CD專輯遺漏的旋律細節及空間深度,在朋友小小的聆聽室裡,鉅細靡遺悠揚流動,是東海岸的動人風景啊。

果然後來聽說,這張專輯成為黑膠發燒友間炙手可熱的流傳,商請頂尖的設計師,一流的創作譜曲及演奏,就為呈現最有質感的專輯。

「這些逐項追加的支出,都是打平專輯收益的種種因素吧!」

這時,對這位署名蘆葦媽媽的製作人,好奇心疊到101那麼高。

蕭青陽、聶永真,緊接著的第三張專輯,會找誰設計呢?沒想到〈邱月雲小姐〉,還邀請了歌手郭金發先生合作,卻也萬萬沒料到,收錄的<小文鳥>竟成寶島歌王最後錄製的絕響。然後就是《魚鬆收到沒》這本新書,為了呈現單純的料理滋味,這次特別物色日本的設計師合作,後來的發展,甚至就在日本印刷廠印製、裝訂,直接於日市場銷售,每書書後附有一包自炒魚鬆,哇哇哇,支持這麼費工費時的概念是什麼?

16487011_1465861193426607_5671072378522037313_o.jpg

主動聯繫蘆葦媽媽時,蘆葦已赴奧地利接受正規學院訓練,當然學期間的蘆葦媽媽也不會閒著,除了在家炒肉鬆,臉書還一篇篇寫出成功漁港上岸漁獲,如何簡單料理卻最能打動人,因為書的銷售還帶出成功鎮上的小旅行,持續各方友人、日本讀者陸續拜訪⋯。更深入聊開,才知道這一切背後,其實是蘆葦媽媽、蘆葦、蘆葦的爸爸,一起支持蘆葦媽媽對親人、對過去的思念具現,以及想把故鄉台東成功的美好介紹出去的心情。

這時我早改稱她為「慧君姐」了。

16266109_1465860906759969_3319895529885698394_n16298684_1465860903426636_3495056622799371106_n16402543_1465861203426606_2461665165599091254_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