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願成為山的侍者》新書講座

《我願成為山的侍者》新書講座

山在眼前,用自己的腳,走,走進去,走進他的骨子裡,然後一點一點摸索,一點一點詮釋,一點一點的烙印進心理。
崇鳳愛山,是那種無可救藥的喜歡,一旦跨入森林,便全然擁抱感受山林的給予,小花小草的繁複精,像是相識許久的好友,輕巧的說聲:嗨!!「你在這,我認識妳呀」每一處的驚奇,伴隨著內心的深層滿足;她鍛鍊山野能力,找到與山從容相處的模式,慢慢走,慢慢看,太多要感受,太多要觀察,在山裡,她超忙的。
每一次上山,長出一點新的自己,又像是更靠近內心的自己,她是帶著孩子與女生爬山的「山女」領隊,山的給予如此無私,餽贈如此豐美,她願成為山的侍者,傳遞山野的美好訊息。

作者:劉崇鳳
個頭不高的崇鳳,背起大大的背包旅行登山數十年。對於高山大海,是無可救藥地喜愛。她說,書寫是更接近自己的唯一理由。藉著與大自然老師的相處,勾出自己心底的聲音。
曾旅居花東八年的她,現在回到故鄉美濃一邊寫作一邊務農,也兼任自然引導員。

★ 對談:劉崇鳳(侍者1號)&古國萱(侍者2號)
主持:歐陽夢芝 & o’rip美齡
來賓:書中神秘人物兩枚

講座時間:106/4/21晚間18:30~20:30
講座地點:orip生活旅人
花蓮市節約街27號
電話:03-8332429
費用:回饋場次,免費入場
活動報名網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1715082068790054/

17834962_701266236701374_7782079251412913130_o.jpg

※關於崇鳳與國萱
1. 劉崇鳳 新作《我願成為山的侍者》
https://www.taaze.tw/sing.html?pid=11100803235
部落格<甲板> http://milkhu.blogspot.tw/
2. 古國萱展覽《為生活剪一首詩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135057537020103/
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oggku/?fref=ts

 


17918056_1551022484910477_4770197403235088032_o17952972_1412191515470309_9192765078745428597_n17966090_1551022554910470_2810681550434247220_o17966142_1551022814910444_926699931295327468_o17966297_1551022541577138_1118441979582030970_o17991533_1551022671577125_9032355051530160628_o17992071_1412191568803637_1747223421292548057_n18033224_1412191458803648_2480292804518073830_n18055885_1551022778243781_5984771797291966556_o18057023_1412191592136968_6928653531151666290_n18057703_1412191622136965_2839158371814863491_n

【報導者】失去城市記憶的花蓮香榭大道

花蓮經典文學家王楨和的作品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才剛在台視播出,我們還能在文學作品中窺見溝仔尾昔日。

真實的溝仔尾上映的是移橋、填溪、暪天舖路


報導者

失去城市記憶的花蓮香榭大道
文  游婉琪(特約記者)攝影 林靜怡(特約) 徐歷權2017/4/19
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hualien-champs-elysees

河流孕育了城市,日治時期的紅毛溪、如今居民口中的溝仔尾,就像是花蓮市老街區的母親之河。隨著商業行為蓬勃發展,寸土寸金誘使人們把溝仔尾以水泥加蓋,花蓮縣政府更打算將此地打造成全長約1.4公里的「日出香榭大道」,鋪上要價3億元的花崗石,規劃行人徒步區,地方人士憂心,此舉不僅葬送了城市了記憶,缺乏民意基礎的工程建設,將成為市區交通阻塞夢魘。

20170419134709-fb85387c682146082afa80134a88a1d8-desktop

台灣文學家王禎和在作品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中,曾以溝仔尾早年茶室酒家盛況為背景創作,描述飄洋過海投身越戰的美國大兵,利用休假時間到台灣買春,花蓮地方政商人士為了賺取白花花的美金,利用教會成立「吧女英文速成班」,培訓出吸引美軍上門消費的酒吧女。

小說家王禎和筆下的市民風貌

小說故事是虛構的,但溝仔尾早年因風月場所密集,帶起周邊賣唱歌舞女子、賣藥江湖郎中聚集,民生百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,小吃攤、西服店、戲院、撞球間等娛樂場所,萬般皆是真真切切地曾在此地留下蹤影。
春日下午,地方文史工作者、O’rip生活旅人工作室負責人黃啟瑞──邊細數溝仔尾流金歲月,一邊帶領著民眾漫步於溝仔尾巷弄間,還原早年常民生活樣貌。

 

20170419140704-b0fec6929df2437dc74d9b263a26ef24-desktop花蓮最後一個茶室在溝仔尾。(攝影/林靜怡)

「溝仔尾的身世,就像是花蓮這座城市的身世」,導覽才剛開始,黃啟瑞已先替溝仔尾歷史地位下了註解。日治時期以前,溝仔尾尚未出現在地圖上。直到花蓮港開通,並成為東部貨運樞紐。沿著花蓮港將貨物運送往返花東縱谷奇萊平原的鐵路,慢慢帶起了周邊發展。 然而中央山脈的地下水沿著奇萊平原往低窪流,讓花蓮市一帶遍佈著湧泉與沼澤,日人為了開發,在如今自由街一帶挖了條大排水溝,也就是後來的居民口中「溝仔」。
每當說起這段歷史,黃啟瑞忍不住替溝仔尾惋惜,類似的人造河流如京都白川、高瀨川,都還有個正式的名字,周邊盡是文化景觀,溝仔尾卻只有口語相傳留下來的稱呼,甚至還可能變成複製歐洲風情的「香榭大道」。
黃啟瑞表示,日治時期的溝仔尾,兩岸曾經種滿著柳樹、蜻蜓成群飛舞。前身是朝日公學校的花蓮市明義國小,小學生放學後會在溪裡頭摸蛤仔、抓泥鰍,甚至還一度可以在溪上划船。過去溝仔尾街區房屋大多是日式木屋結構,一旦不慎發生火災,火勢往往蔓延上百棟,這時溝仔尾的水源,就成了最大滅火功臣。 自幼與太太兩人都在溝仔尾長大的花蓮市主計里長張憲聰,形容自己是「眼看著它起高樓、又眼看著它倒下」。

20170419142820-8b67a77d73c9138015fd51adb68c9b24-desktop
溝仔尾街道。(攝影/林靜怡)

張憲聰回憶,民國40年代,溝仔尾被政府列為合法管理風化區,用來滿足撤退來台的榮民生理需求。不久後又成立了軍中樂園,讓溝仔尾名聲開始大鳴大放。太太家中經營便是赫赫有名的東南茶室,白天太太在駕訓班當汽車教練,晚上回家後還得協助家中管帳。

張憲聰表示,當時因為租金低廉、生活機能豐富、工作機會多,來自台灣各地的移民,總習慣選擇以溝仔尾當成第一個落腳處,讓溝仔尾集結了全台各地風俗民情。如祭祀中心五府千歲廟,便是一名從台南來此地經商的人家所興建。早年花蓮夜間娛樂選擇少,溝仔尾就像是不夜城般,從早熱鬧到晚。
民國40年花蓮發生大地震,地方政府為籌措賑災基金,核准花蓮縣商會在自由、明義街間水溝上,建造74間店面兼住家之二層樓木屋出售。民國66年,溝仔尾又成為了41戶火災受難戶收容所,讓溝仔尾一度孕育著許多「溝上人家」。
直到民國94年,花蓮市公所在考察韓國清溪川後,決定仿效首爾在城市裡打造水岸廊道,拆除溝上人家,重新整頓溝仔尾。居民因擁有地上物的產權,群起抗議拆遷卻仍未果,最後只能黯然離去。加上北迴鐵路通車後,花蓮火車站搬遷,溝仔尾風華迅速凋零。

傅崐萁獨鍾「硬體大建設」 1400公尺造價6億多

縣長傅崐萁上任後,高舉著將花蓮打造成「台灣東大門」建設大旗,自然也不會錯過溝仔尾一帶。原本座落在溝上二座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福住橋與福住橋二號橋,才剛被列為縣定古蹟不到半年,就遭縣府以「程序不完備」為理由撤銷。於是怪手再度駛進溝仔尾,不顧地方人士反對,強行將福住橋支解成碎片。
一名長年擔任花蓮縣都市計畫委員的人士透露,打從前縣長謝深山時期,花蓮縣政府針對溝仔尾區域做過舊都心整體規劃、洄瀾雙心規劃、老街再生計畫等三份報告,不同專家學者團隊歸納出來的結果,都認為應該將溝仔開蓋後重新整治,打造成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老街區。
然而該名人士批評,現任縣長傅崐萁卻絲毫不管專家學者建議,眼中只有個人利益,讓龐大的工程經費在背後作祟,執意將此地規劃成香榭大道。「一座進步的城市裡頭,藍帶與綠帶作為重要,溝仔尾明明可以作為滋養花蓮市的藍帶,縣府卻非要採取倒退30年的作法」。
根據花蓮縣政府提出規劃,香榭大道將從林森路延伸至南濱路,總長約1400公尺,全區為人行徒步區。其中最引人詬病的是用來鋪設地面的花崗石,縣府比照東大門夜市,選用中國泉州白花崗石、印度黑花崗石,讓光是鋪路的經費就高達3.8億元,總工程經費6.37億元。
由於工程規劃由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支應75%經費、交通部負擔15%,花蓮縣政府自從103年向行政院提案後,因道路花費龐大引發質疑,如今已經遭到中央退件6次。但縣府依然不死心,改以自籌款3億元送入議會,引來議員莊枝財痛批縣府此舉是希望讓自籌款先通過,來逼迫中央就範,編列剩下的3億多元。
里長張憲聰用「又愛又恨」四個字,道盡了地方居民對於香榭大道工程的想法。他表示,隨著商圈沒落,老一輩居民自然希望能夠重新找回溝仔尾盛景。然而縣府在規劃香榭大道時,卻沒有與地方充分溝通,規劃出不准車輛進出的行人徒步區。
張憲聰直言,花蓮目前除了假日,平常外來觀光客不多,地方人口也不足,不像台北西門町,沒必要將溝仔尾打造成形成徒步區,假如說縣府的用意是希望讓香榭大道作為前瞻性工程,「那未免也走的太前面了吧!」
張憲聰表示,溝仔尾一帶有專屬溝仔尾自己的味道,確實有潛力打造成特色街區,但香榭大道只會讓兩旁商家賺錢,卻把交通不便、髒亂吵雜留給周邊居民,難以取得多數民眾的認同。
三代以來都在溝仔尾開店的居民表示,香榭大道明義街路段上白天跟傍晚有接送小學生上下學的車輛、還有佛寺參拜的老人家、台電進出的員工、文創園區的旅客,難以想像之後封街禁止車輛進出後造成影響。加上花蓮市區停車位不多,明義街上的停車格是最好的選擇,希望能夠保留原地規劃。
即使觀光建設帶來了人潮,地方商家也憂心,生意一好房東店租跟著漲,當租金漲到無法收支平衡的時後,只能被迫離開溝仔尾。部分商家也懷疑,縣府將香榭大道停車格劃置在徒步約需20分鐘遠處,缺乏妥善停車配套的香榭大道,真能吸引遊客願意走遠路徒步前往?
從小居住在自由街的陳姓住戶,拿著居民自發籌組團體「自由溝仔尾」夾報頁,逐項指出香榭大道缺失。他表示,花蓮市大條的橫向道路本來就不多,扣除溝仔尾自由街明義街後,只剩下中山路跟和平路,屆時勢必造成花蓮市區交通大打結。
他無奈指出,縣府一邊說蘇花改通車後,大量湧入的觀光人潮,需要靠拓寬縣道193來分流,但在人口商家密集、遊客停留過夜的花蓮市區,卻反其道而行,改以封街不讓車輛進出。等於是切斷花蓮市交通主動脈,外圍拓寬再多道路也無用。
溝仔尾居民、花蓮市前民意代表蔡烈旗也表示,溝仔尾一帶住戶大多年邁,房屋也多半年久失修,縣府在規劃時應考量當地老一輩居民難以久行,加上花蓮縣內大眾運輸並不發達,需要代步工具輔佐。或是一旦房屋需要整修,工程車輛無法進出該如何因應?
他批評,明明花蓮本身就特產大理石,縣府卻只有圖利特定廠商。與其花3億多元採購國外的花崗石,不如直接把經費換成百元鈔鋪滿地面,再以透明強化玻璃固定,讓外人看看香榭大道是如何用重金砸出來的奇觀。
對於外界質疑,縣府發出聲明稿反駁,台灣公共建設三年一小修、五年一大修成為普遍的陋習,讓國家預算永無限制的耗費;反觀葡萄牙、義大利、西班牙、希臘與愛爾蘭等歐洲五國經由在地千年前遺留的教堂、城堡及歷史建築等文化遺跡,吸引平均每年3、4千萬的觀光人潮,台灣也應該思考如何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公共建築。
縣府聲明強調:「花崗石材具高抗壓強度、耐磨、使用年限長,一般花崗石鋪面厚度僅1公分、高壓混凝土磚厚度約3至6公分,日出大道地磚厚度達10公分,所引領的百年經典公共建築永續經營新思維卻非透過數字可估算,無價。」
蔡姓居民指著住家客廳內的窗框無奈表示,先前溝仔尾加蓋後,讓道路比屋內還高,每逢颱風下雨,汙水勢必淹進屋內,只好花錢把地板鋪高,房子也跟著變矮。如今若還要鋪上厚度達10公分的花崗岩,不知道房子一樓還剩下多少空間可以活動。
為了審查香榭大道開發案,交通部觀光局20日將派員到溝仔尾現勘,花蓮縣議會也於翌日召開公聽會,盼縣府能夠傾聽民意,還給當地居民一條專屬花蓮特色的溝仔尾。

【渡邊直美@ o’rip】

【渡邊直美@ o’rip】

台日混血的日本搞笑藝人-渡邊直美,從她身上總散發出一股無限魅力,展現自然不做作的風格。

去年回到母親的故鄉-台灣,探訪了台北、台南與花蓮,記錄下台灣的美麗風情。

那時她也來到o’rip挑選Alufu(情人袋),留下美好的紀念。
現在她把這份回憶寄回來給我們了!

《渡辺直美の撮る!旅!台湾! NAOMI WATANABE Shoot Trip Taiwan》

這本美麗的寫真在o’rip店內提供旅人翻閱哦!

17973479_1408541372501990_6249946557468964809_o17991358_1408541969168597_5161430778956260627_o

更生日報報導:跟著耆老探山林 劉曼儀書寫布農族人回家路

感動的回家歷程,希望更多人看見,更生日報報導


http://www.ksnews.com.tw/index.php/news/contents_page/0000981813

跟著耆老探山林 劉曼儀書寫布農族人回家路

新書分享會

記者謝宗璋/報導

「漫.移山林工作室」負責人劉曼儀,年初出版處女作《Kulumah.內本鹿:尋根踏水回家路》,紀錄自己多年來跟著布農耆老,重返深山的世居地「內本鹿」的重建歷程。昨天她到花蓮o’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分享,吸引滿場民眾到場聆聽。

出生台中豐原的平地人劉曼儀,大學參加登山社,愛上爬山。研究所畢業後,開始擔任黑熊研究助理。

劉曼儀說,二○○七年到桃源村訪查,意外結識霍松安(Husungan)家族,透過長輩口述故事與想像,發現他們一再提起「內本鹿」,因而牽起她踏上這段跟著布農長輩的回家、重建家屋之路。

劉曼儀表示,「內本鹿」位於中央山脈卑南主山以南、鬼湖區以北,東側一帶的山區,曾是布農族分布最南界。該地處在深山,須跋山涉水進入,歷時至少八、九天。

一九四二年內本鹿抗日事件爆發,布農族兩大社群「郡社群」及「巒社群」族人,從此被日軍強迫遷徙下山,離開孕育傳統農耕與狩獵的山居生活,傳統的生活智慧與技能也漸漸疏離。

劉曼儀說,Kulumah是布農族語「回家」之意,族人十五年來的回家行動,不只是要回到七十年以前的maiasang(老家),更是要找回祖先、父執輩與大地相依的精神,重新學習作為一個Bunun。

2017-04-17_17b06004__detail_thumb.jpg
圖:劉曼儀與民眾分享新書《Kulumah.內本鹿:尋根踏水回家路》的故事。(記者謝宗璋/攝)

【新書發表會】kulumah.內本鹿 :尋根踏水回家路4/16 (日)@o’rip

凱道的家人 Panai Kusui在台北為土地努力著,
在花蓮 劉曼儀說著〈內本鹿〉回家的故事,
一起在爆米香滋味裏,一起在回家的路上

【新書發表會】kulumah.內本鹿 :尋根踏水回家路

主講:劉曼儀,和參與回家之路的朋友們
時間:4/16 (日)14:00-16:00
地點:o’rip生活旅人


1942年,台灣的深山裡還有最後一片自古以來屬於此區生活布農族人的土地。

內本鹿,窮日人治台開始往後數四十七年,「台灣最後一塊歸順地」的名號不逕而走,三年後日本戰敗投降,統治權改朝換代。

幾年前,陸續有不同的家族、個人,開始重回內本鹿、重建內本鹿的行動。山上生活,修復了人與山林的疏離,滋養靈魂對自然的敬畏。

包括那布及歌手巴奈在內。而約在二個月前,當一行人從內本鹿下山,卻發現現行的原民會,幾乎簽下類似放棄傳統領域的同意立法,於是她們隨即北上,展開後來的凱道抗議及夜宿行動,持續至今未歇。

「沒有人是局外人」,期間陸續有各地部落的朋友,帶著自個家屋附近河床的石頭、田裡的土壤,前往凱道聲援,事件的膠著,其實是原住民朋友失去土地的百年困境。⋯。

 

【說說山裡的故事】尋根踏水 追尋回家之路
http://tw.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news&act=info&id=2674

17880290_1407345922621535_2848515485642010663_o17972201_1407345835954877_8370511257395248012_o17917137_1407345969288197_9002360263033655564_o17973718_1407346175954843_939271105007151096_o

17861622_1405737576115703_3825514021515286808_n17992008_1405737482782379_4425363633200990831_n

 

溝仔尾的精采故事《玫瑰玫瑰我愛妳》戲劇重現

溝仔尾的精采故事
董斯文老師要上場了
王禎和經典小說 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 戲劇重現


4/13(四)晚上八點
作家事fb與台視「閱讀時光二」合作訪談直播

4/16(日)電視劇,台視播出

跟著o’rip走訪溝仔尾的朋友,可能有少數人曾聽我們提及《玫瑰玫瑰我愛妳》的小說劇情裡,從頭貫徹到尾的主角—吧女英文補習班的張羅者—董斯文老師可能真有其本,推測王禎和書寫落筆前,先做過一番田野考據。

其實不只教英文,還教交際舞,4/16晚上八點,打開台視,看看花蓮經典文學家作品改編,花蓮溝仔尾的故事。


由辛辣到歡脫,由嘲諷到悲憫, 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 一次成功變貌的經典詮釋, 一幅「痛並快樂著」的台灣浮世繪
http://life.tw/?app=view&no=584151

1491628683-2927959697_n.jpg

向婚姻平權說 [ Yes, I do. ]

[Yes, I do.]

「沒有人應該為了自己是誰、自己所愛的人是誰、或自己表達性別的方式為何,而經歷歧視或暴力。」──《臺灣同性婚姻法案》研究報告

人生而平等,不應該因為種族、性別、社會地位、自身立場等等而受到不平的待遇,萬物都應享有真正公平的對待,接受彼此的異同,溫暖的與社會相處。期盼我們的一步步,慢慢地走向這樣的未來。

向婚姻平權說 Yes, I do.
世界行動舉手牌在o’rip也可以拿到唷!

17862617_1402272893128838_729741039352941255_n.jpg